找到相关内容592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5)

    生已心心所念念起。同时,因为证得无生智,了知一切生灭现象,当下即是不生不灭。无自性智,是了悟诸法皆无自性,破除我法二执,由此能息灭有情的后有相续。   “如是三种杂染除灭,说为清净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356519.html
  • 学佛无他唯求见性,欲求见性必须观心

    根本,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净体,以阐明人生宇宙之奥秘,揭示生死轮回之根由,俾众生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回复真常,出离生死,息灭苦轮。”   正象《法华经》云:“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。”所谓大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656523.html
  • 三世潘唐瓦·德唐夏茸上师传(2)

    ‘德唐寺’大殿开光时,迎请了“夏茸”上师为主及曲化乡寺下密院的所有僧人,开光法会进行了三天。从‘德唐寺’的大殿一开始动工到最后峻工,不负“德唐”堪布的重望,“夏茸”上师倾注了无数心血。  返回拉卜楞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0256560.html
  • 当巴桑吉传(1)

    息灭了当地的瘟疫,此山洞后因此得名‘金刚窟’。据说尊者曾在汉地住了十二年,目前在五台山‘金刚窟’的石碑上至今尚存有相关他的记载。   “当巴桑吉”尊者和“米拉日巴”尊者有趣的会晤一向被誉为美谈,这在...“文殊菩萨”化身的老仙人,对“当巴桑吉” 尊者说道:“在印度‘金刚座’有《尊胜陀罗尼经》你需在今天取回来,这里在闹瘟疫,必须在今晚息灭瘟疫。”尊者答说:“金刚座离这很远一天根本到不了。”老仙人说:“到...

    确吉桑格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2356924.html
  • 当巴桑吉传(2)

    法门能辗转息灭前世业自在,如贪贱、病魔、或非人侵扰乃至种种痛苦,而获得修习甚深瑜伽道的堪能,故名息苦法门。又此法门为佛经中能极息一切痛苦的真言教授故得名“息苦法门”。依此法门在藏地自成息结派一系(息结...‘则空’去后,依止了“杰金那瓦”及“拉贡乔培”出家,息灭了堆龙等许多地方的疾病及战乱冲突,作了广大利生的事业。   “叶雅”到‘帕则布杰’时,“仁波切”也很高兴的给了她许多礼物,“叶雅”向他求了很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2456925.html
  • 达摩祖师与其禅法的相关问题探讨

    故不觉也。行道已得息自厌息意欲转不复欲数如是为得息。相随止观亦尔也。知出入息灭。灭为得息相知生死。不复用为得生死相已得四禅。但念空为种道栽。” 从经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,禅定的修持应从数息的功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3457005.html
  • 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、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

    微细流注」和「现业流识」,必须长时间慢慢对治,损之又损,才能彻底息灭。关于这个问题,我们可以从沩山和仰山师徒之间的一段对话去理解。   沩山禅师二十三岁在百丈座下悟明心性之后,就开始藉事炼心,亲领...

    释如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3958289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新觉醒(2)

    。  进而由于明了分心散乱的缺失,息灭了修三摩地的情绪,此时为第六住心“寂静”的生起。  然后透过了第五力“精进力”,即使欲望、分心、松驰、昏沉、喜悦等情绪以微细的状态出现,也能竭力断除不忍,此时为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859030.html
  • 经导对中国佛教礼忏的影响——以梁《高僧传》为中心的探讨

    ,发愿专精,为令正行三昧,身心清净无障阂故,心所愿求,希克果故”。[46]  行者先息灭妄想,调伏自心,再以惭愧心礼忏,并藉诵经而令心专注,进而入禅观,由于“专精 - 专注”而入三昧 (samadhi...

    释道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1759657.html
  • 从《五部遗教》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

    众生若住乐,则不应求乐,息灭所有之想。第四称法行,法理众生垢,以慧眼证悟信守,则不应于高堂之中享乐,美衣甘食财宝皆为烦恼。比如咒药所摄之毒,虽服用亦不能致死,如此善巧方便智慧圆满所摄受者,虽行烦恼法亦无...

    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5359695.html